对中国普通家庭来说,出国留学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过去,似乎只有非富即贵、有钱有势的人才能选择的留学,如今早已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不管是迫于国内的课业和考试压力,还是想接受国外更高等的教育和文化,出国留学已经更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出国留学成为“热门”选择
据中国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单是出国读大学的人数就达到52.3万人,这个数字还没有计算近年暴增的中学留学生。美国仍是留学的首选国,去年到美留学的中国学生达26万人,远超其他英语国家比如澳大利亚9万人、英国8.6万人、加拿大4.2万人、新西兰1.4万人。
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家长们不惜重金,把年幼的孩子送往遥远的异国?出国留学是孩子的决定还是父母的安排?留守在中国的家长,又是怎样的心境和思量?
有钱没钱,都以出国留学为先
正如电视剧《小别离》讲述的那样,3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孩子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脱离中国的教育体制赴美留学。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亿万富豪,一个孩子出自白领家庭,一个孩子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他们原本有着不同的生活层面,但是却都走上同一条路——来美留学。
总之,就是不管有钱没钱,都要想办法送孩子出国留学。家长们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为这样的剧情在当下的中国并不夸张。焦虑,已经成为中国家长面对子女教育时的普遍心态,似乎很少有人能够淡定以对。
中国家长对教育的焦虑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境更为宽裕的“70后”、“80后”成为中国家长的主力军,更多的物质和精力被投入到子女教育中,但伴随着更多的投入不是更多的从容,而是更多的焦虑。面对各种教育资源,人们似乎有很多选择,但似乎又只有一种选择:学习,考试,成绩。留学热,学区房热,课外辅导班热……各种令人坐立不安的热潮在每位中国家长周围涌动,似乎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被裹挟的命运。
人们想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快乐与选择的自由,但现实中有多少学校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人们想让孩子摆脱以学习成绩定优劣的教育模式,但如何能摆脱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升学模式,又如何摆脱看重优质文凭的社会竞争模式?
“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一百,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等于这辈子就完了。”对于《小别离》剧中女主角童文洁经常念叨的这句台词,一些家长也有同样的体会。“孩子每天做作业到半夜,‘有选择’地参加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孩子累,大人的闲暇时间也被挤压殆尽。”
选择纠结:无奈还是盲目从众?
如此以来,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纠结:究竟要不要早点送孩子出国读书?在国内读书的话,就意味着孩子不仅要在中国要接受12年的应试苦读,而且这种压力和付出不一定能换来以后较高质量的生活。同时,中国国内学校对健康心态培养、学习的自由度和多元性、对体育的重视度都不如海外,还有食品安全等让人操心的事。
如果把孩子送出国的话,不但可以提高英语水平、拥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开阔眼界和心胸,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而且也许还能最终移民海外。
但是,出国留学同时也就意味着家庭的离别、亲情的损失,孩子能否适应海外环境也是个未知数。因此,有钱没钱,先送孩子出国的想法,其实放映了大家对孩子教育问题深感焦虑的心态。当然,也有专家指出,一些家长焦虑情绪中有些非理性的成分,是从众心态的产物。盲目随大流,别人家的孩子都出去了,我们也不能落后。跟风随大流,这种现象和心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曾经比较凸显,但如今,更多的中国家庭对于出国已经有了更多理性的选择和思考。
留学生们如何看待留学价值和收获
说到底,在家长们看来,出国留学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投资。留学到底值不值,能否带来相应的回报,这往往是中国家长最为关心的。对于这个问题,留学生们自己其实最有发言权。在调查了多名留学生与家长后我们发现,许多留学生认为,留学可以为学生带来专业学识与发展机遇,用通行的语言来相互了解。
留学也是青年时期难得的锻炼机会,是一纸文凭外获得的宝贵人生阅历。除了流利的口语和烫金的学历,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留学生重新审视周遭的世界,去感受异域风情的文化,并在其中学会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留学对重塑人格、价值观和世界观意义重大。
中国教育成强国发展短板?
从上述留学的诸多原因可以得出,海外教育比中国国内教育更加优质,似乎是媒体与民众的共识。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认为,中国对教育是十分关注的,但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建设“双一流大学”是中国教育界的补短板、上水平的工程。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能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紧扣一流目标,体现世界水平。但目前中国高校的整体教授队伍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即使如北大、清华这样中国国内顶尖大学,虽然有出色的本科生,也在某些学科取得了突破并达到世界领先,但都还不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没有一支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以及与这世界一流教授队伍相配套的政策体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导致低龄留学热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些中国家长不满国内教育理念。熊丙奇说,低龄留学热,说明教育改革没有触及到问题实质,没有打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壁垒。尽管这么多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减轻学生压力,但实际上学生的压力并没减小,反而是越来越重。“现在不少家长观念也在转变,不希望孩子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把精力全部放在书本学习上。所以,家长更信任选择美国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此外,中国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不够高,“大学生选课范围有限,太多的家长对高等教育质量不满,想着把孩子送到国外。那么既然要出去,不如就尽早出去,让孩子提前有语言环境,适应国外生活。”
北京留学人员商会副会长梁中锋说:“很多年轻的朋友问我应不应该出国留学,我说你但凡有机会,就应该出国。”他认为,留学生可以更具国际化管理经验、国际化知识、国际化概念、国际化视野,这是在中国国内学习办不到的。
订阅相关资讯
加成订阅号
加成服务号
相关阅读
加成留学老师答疑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活动专区
搜学校看排名